2022-08-23 09:53:36來源:藥方舟瀏覽量:342
導讀:新冠疫苗沒了,口服藥正是風口?
人們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隨著近來世界跨國藥企的半年報披露完畢,幾乎人人都在談及其業(yè)務多好多好,新冠疫苗收入如何如何暴漲。
據資料統(tǒng)計,上半年跨國藥企營收TOP10名單中除諾華以外,其余九家企業(yè)盡數呈現不同程度正向增長,輝瑞與阿斯利康則是營收同比增幅最大的兩者;而凈利潤方面,情況就不那么樂觀,近半數的企業(yè)同比增長率呈負數,其中阿斯利康凈利潤同比降幅最大,默沙東和輝瑞同比增幅最大,分別達74.72%與70.2%。
當然,通過對10家跨國藥企的增長原因分析,可以輕易發(fā)現不少“新冠產業(yè)”中疫苗、口服藥與中和抗體的身影,特別在輝瑞、默沙東等企業(yè)對新冠產品銷售收入大為肯定后,再次激起了“玩家”對新冠相關產品,特別是疫苗的信心。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下半年的行情依舊會是疫苗、口服藥?疫情之后哪個產品又將接棒?
新冠疫苗已成過去式,銷量明升暗降
正如雷軍曾言:“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實力本就強大的跨國藥企,站對了風口,優(yōu)勢自然也面臨無線擴大。
但同樣的,世界不可能有哪個風口能一直持續(xù),再強的風口成為過去也只是時間問題。
2022年以前,“新冠疫苗”肯定是毫無疑問就是最大的風口,也是全球制藥企業(yè)最趨之若鶩的存在,全力以赴的研究領域。但如今,隨著新冠疫情的常態(tài)化演變,新冠疫苗“疲態(tài)”也開始出現。
根據跨國藥企上半年公布的相關銷售數據,新冠疫苗龍頭輝瑞為首的一眾企業(yè),營收、凈利潤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以輝瑞為例,營收、凈利潤分別達534.02億美元、177.59億美元,同比增長也分別增長了70%與21%。其中最大促進作用的毫無疑問當屬mRNA疫苗Comirnaty,僅上半年時間銷售額就已達到了220.75億美元,同比增長95%,接近了其整體營收的一半。
前景看似依舊無限好的同時,倘若對比產品上市以來的單季銷售收入及環(huán)比增速,卻會發(fā)現Comirnaty的情況似乎也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好。
正如上述圖表中顯示的數據,輝瑞2022年Q2新冠疫苗銷售收入88億美元,比之Q1已經是斷崖式下跌,收入銳減50%,這也折射出輝瑞新冠疫苗訂單萎縮的市場擔憂。
當然,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新冠疫苗的其他生產企業(yè),強生(Ad26.COV2.S)、阿斯利康(Vaxzevria)、Moderna(Spikevax)三者的銷量在是在進入了2022年第二季度后,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下降,雖各家企業(yè)非常默契的在半年報內容并未提及,似乎是在極力掩飾,但頹勢已顯,或許越是后面新冠疫苗說展現出的狀態(tài)越差。
考慮到各大藥企新冠疫苗在去年Q3季度的業(yè)績狀況,不出意外今年Q3新冠疫苗的相關數據,無論是銷售量,還是同比、環(huán)比增速都將呈負值。這也印證了強生為何去年底為何會暫停了COVID-19疫苗的生產,新冠疫苗不能持久掙錢的本質宣告了該風口的過去,現在儼然已是一副棄子的模樣。
風口之下的新冠小分子藥之爭
當然,與新冠疫苗面臨的困局相比,新冠小分子藥就要好上了太多,畢竟在疫情常態(tài)化發(fā)展的如今,化藥相對疫苗展現出的優(yōu)勢恰好符合了社會需求,作用不言而喻。
而新冠小分子藥物儼然也展現出了一副接替新冠疫苗成為下一個風口的樣子,為此,跨國藥企中兩大最主要的布局企業(yè),輝瑞與默沙東也在2022年開始了火花十足的競爭局面。
同屬跨國藥企,產品獲批時間相近,但設想中勢均力敵的局面卻未能出現,反而是在今年上演了教科書式逆風翻盤,甚至進入了第二季度后,兩者間的競爭已經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局面。
具體上來看,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上半年營收96億美元,Q2單機環(huán)比增長近400%。而曾被默沙東寄予厚望的新冠藥物Lagevrio雖在期間同樣貢獻了44億美元的收入,甚至超過了同期的9價HPV疫苗??上鄬ι鲜鲚x瑞新冠口服藥,無論是銷量還是Q2環(huán)比增速都顯得遜色不少。整個上半年默沙東新冠藥物Lagevrio的銷量甚至不足輝瑞的一半。
要知道,輝瑞此次擊敗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其實還是默沙東幾十年前開發(fā)對抗丙型肝炎的特效藥——波普瑞韋(Boceprevir)的改良產物,相關報道甚至表示Paxlovid至少有20%的抗新冠能力或正是來自于波普瑞韋片段,而且其所屬的一個更大的分子結構的關鍵專利目前仍然屬于默沙東。
這就好比是用你的東西擊敗了你,至少目前看來兩者的競爭局面基本已成定局,至于其他后來者,也頂多只能是在這個風口中喝喝湯。
無疫時代,新冠之后的百億品種是誰?
俗話說“大疫不過三年”,意思就是說無論什么疫情成為過去式也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對于商品而言,特別是具有特殊應用場景的商品而言,或許同樣也意味著滅頂之災。
試想,倘若世界不再下雨,雨傘又將如何自處。同樣的道理,新冠疫情倘若不再,新冠疫苗、新冠特效藥、中和抗體又將迎來怎樣的結局,依靠新冠疫情實現逆向生長的跨國藥企又將是怎么繼續(xù)?
因此論跨國藥企可持續(xù)競爭力,還是要看企業(yè)非新冠產品的盈利能力,統(tǒng)計10大跨國藥企除新冠產業(yè)外的最高的單品,匯集成下表:
其中,默沙東K藥以絕對優(yōu)勢成為了除新冠產業(yè)外全球收入最高的單品,也是僅有的兩個銷售額破百億美元的品種之一。別看默沙東似乎在新冠相關產品上,無論是新冠疫苗或者新冠口服藥今年以來都處處被輝瑞壓制,但其實輝瑞應該感謝新冠疫情,因為要不是它,或許如今第一的寶座該是默沙東的了吧。
而另一個百億品種,則是來自于與K藥齊名的艾伯維“修美樂”,2022年上半年實現銷售額達101余元,與默沙東的K藥想持平,但其同比增長率卻較之K藥的25%,卻要遜色不少。
另外,作為各大藥企最引以為傲的王牌產品,毫無疑問都是較長時間經歷市場驗證的成熟期產品,照理說,面對如今來自各方勢力的創(chuàng)新藥趨勢變化,大品種的競爭力或許也將面臨重大調整,市場波動較大??涩F實卻是幾乎所有銷冠品種都在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可見大品種魅力依舊。
總結
一代江湖一代神,自新冠爆發(fā)以來,神藥層出不窮,輝瑞以新冠疫苗占盡前期優(yōu)勢,又以新冠口服藥將默沙東按在地上摩擦,儼然一副大哥大的樣子。
可反過來看,近半營收來自新冠產業(yè),一方面非新冠管線營收甚至只能排在榜單后面。另一方面非新冠大品種阿哌沙班營收比之艾伯維、默沙東與BMS差距甚大,很難想象一旦新冠疫情如疫苗一般成果過去式,跨國藥企又將是一個怎樣的場景。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