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09:11:57來源:毛三 貝殼社瀏覽量:597
近日,港交所官網信息顯示,JW (Cayman)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藥明巨諾)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作為國內細胞療法“第一梯隊”選手,藥明巨諾早在2018年就拿下了國內首個以CD19為靶點的 CAR-T 產品 IND臨床批件,到今年6月份,該產品的上市申請正式提交。實際上,自今年4月份開始,有關于“藥明巨諾擬境外上市”的消息也開始在醫(yī)藥圈傳開來。
如今塵埃落定。從招股書來看,藥明巨諾此次赴港上市由高盛和UBS擔任聯席保薦人,擬IPO募資2-3億美元,用于公司核心候選產品、其他候選產品、潛在管線產品以及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一旦赴港上市成功,藥明巨諾將成為繼南京傳奇、永泰生物之后,國內第三家上市的CAR-T企業(yè)。
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新估值5.48億美元
“藥明巨諾成立的初衷,是想在中國建立起集研發(f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細胞治療公司平臺。這個平臺相對獨立,不只是引進產品,也希望與其他海內外的公司合作引進創(chuàng)新的產品?!痹谌ツ昴瓿踅邮蹺藥經理人采訪時,藥明巨諾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李怡平如是說。
時間拉回2016年。這一年4月,藥明康德和美國 CAR-T 領域頭部玩家Juno一拍即合,合資成立了藥明巨諾,旨在聚焦CAR-T 和 TCR 療法的研發(fā)和生產,開發(fā)用于血液瘤和實體瘤的細胞免疫療法。
根據當時協議,藥明康德和Juno分別持有藥明巨諾50% 的股權。在Juno的在研產品達到開發(fā)里程碑后,藥明巨諾有權選擇產品在中國進行開發(fā)和銷售,而Juno獲取相應的預付款或股權、里程金以及產品上市后的銷售提成。
Juno位于美國西雅圖,作為全球CAR-T賽道的先驅企業(yè)之一,其手握重磅CAR-T研發(fā)管線,多個血液瘤和實體瘤的在研產品廣泛覆蓋CD19、CD22、BCMA、WT1等靶點。由于充分結合了Juno的國際頂尖技術優(yōu)勢,同時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更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生產工藝,藥明巨諾在業(yè)內也被形容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雖頭頂明星光環(huán)入場CAR-T賽道,藥明巨諾在成立的頭兩年似乎頗為低調。直到2018年,藥明巨諾以9000萬美元融資再次高調出現在公眾視野時,其顯然已經邁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而那之后更是好消息不斷:
可以看出,自2018年以來,藥明巨諾可謂是一路開掛,不僅先后拿下系列融資,引入明星機構加持,同時核心產品也成功邁入商業(yè)化前夕的關鍵時刻,如今又將目光投向了港交所。
資料來源:招股書
從招股書來看,到2020年6月30日藥明巨諾完成對Syracuse的收購之際,其估值已達5.48億美元。
2
就差臨門一腳
成立4年以來,藥明巨諾建立了一個專注于血液癌癥和實體瘤開發(fā)、制造和商業(yè)化突破性細胞免疫療法的整合平臺。
從招股書來看,目前藥明巨諾已建立起全面且差異化的細胞免疫療法產品管線,兼具已經驗證有效的靶點及新型腫瘤抗原的候選產品,同時還設計了多個自體細胞療法的細胞免疫療法產品,涵蓋血液癌癥及實體瘤,具體情況如下:
Relma-cel (JWCAR029)
Relma-cel是藥明巨諾主打候選產品,靶向CD19 ,擬開發(fā)用于治療復發(fā)或難治(「r/r」)B細胞淋巴瘤,有望成為中國首個獲批的一類生物制品CAR-T療法,并有望成為同類最佳CAR-T療法。2020年6月,relma-cel的上市申請已經獲得中國國家藥監(jiān)局(NMPA)受理,適應癥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三線治療。
據報道,Relma-cel在Juno公司 JCAR017基礎上開發(fā),其在中國的工藝優(yōu)化過程便有商業(yè)化考慮。JCAR017原本在美國的工藝是將CD4和CD8細胞分離出來使用兩條產品線生產,最后按照1:1比例混合回輸到病人體內。而在中國,Relma-cel改良為提取CD4和CD8細胞后混合不做分離,在一條生產線上培養(yǎng)、生產后,再一起回輸到病人體內。
招股書披露的臨床數據顯示,relma-cel在治療經已接受大量預先治療及預后不良的r/r DLBCL患者的注冊臨床試驗中已證實其療效,其中最佳ORR為75.9%,最佳CRR為48.3%。
JWCAR129
WCAR129以B細胞成熟抗原(BCMA)為靶點,是藥明巨諾正在開發(fā)的一種自體CAR-T療法,擬用于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MM)。目前,該產品正在進行IND所需的臨床前藥理學、毒理學研究和制造流程開發(fā)研究,計劃最早于2021年上半年開始臨床研究。
下一代(「Nex-G」)抗CD19候選產品
藥明巨諾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正在開發(fā)一套新技術和平臺,以更短的生產周期時間,更高的質量,更好的產品特性以及更高的產品功效和安全性來支持下一代CAR-T產品和制造工藝,這將為其下一代抗CD19產品以及產品管線中的其他產品奠定基礎。
JWATM203
JWATM203是臨床前階段及潛在同類首創(chuàng)以AFP為靶點治療HCC的TCRmT細胞療法,有潛質成為甲胎蛋白陽性HCC患者的絕佳治療手段。目前,藥明巨諾合作伙伴優(yōu)瑞科已于美國推動其AFP TCRm T細胞療法候選產品進行I/II期臨床試驗。通過與Lyell的合作,藥明巨諾正在開發(fā)另一種以AFP為靶點治療HCC的TCRm T細胞療法JWATM213,或將進一步加強T細胞功能并提高療效。
JWATM204
JWATM204是以GPC3為靶點的新型T細胞療法候選產品,有潛質成為GPC3陽性HCC患者的絕佳治療手段。與JWATM203及JWATM213相似,藥明巨諾正利用Lyell技術開發(fā)另一種以GPC3為靶點的T細胞療法候選產品JWATM214。
除了管線中的在研產品,藥明巨諾在招股書中進一步表示,Juno管線中其他一些新產品未來也將繼續(xù)擴充藥明巨諾的研發(fā)管線。具體潛在產品如下:
“藥明巨諾未來發(fā)展過程將經歷多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要通過合作、引進的方式在中國快速建立起來細胞治療的平臺,能夠把美國Juno公司最好且成熟的技術和產品盡快引進到中國?!痹谌ツ昴瓿踅邮蹺藥經理人的采訪中,李怡平在談到藥明巨諾未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時如此表示。
當下來看,在“將Juno成熟的技術和產品盡快引進到中國”這件事上,藥明巨諾似乎只差臨門一腳。
3
上市潮&商業(yè)化:
火熱的CAR-T市場
實際上,在藥明巨諾提交JWCAR029上市申請的4個月前,復星凱特已搶先一步提交了其首個CAR-T藥物FKC876的上市申請,成為中國首個申報上市的CAR-T細胞療法。
而除了藥明巨諾和復星凱特,目前還有兩款CAR-T產品處于上市申請階段,一是BMS/藍鳥的ide-cel(bb2121)、二是BMS的liso-cel(JCAR017)。此外傳奇生物CAR-T產品LCAR-B38M 也計劃將于2020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請。
可以說,進入2020年以來,CAR-T細胞療法已迎來產品上市倒計時的關鍵階段,商業(yè)化大幕拉開在即。而在國內,伴隨著即將到來的產品商業(yè)化,CAR-T藥企們也紛紛將目光鎖定資本市場。今年以來,除了剛剛遞交赴港上市申請的藥明巨諾,此前傳奇生物、永泰生物已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和港交所,開啟資本新征程。
回到商業(yè)化問題上,盡管當下包括藥明巨諾在內的數家CAR-T藥企已陸續(xù)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競爭氛圍似乎已頗為激烈。但由于CAR-T療法仍處于開發(fā)早期階段,市場可謂依舊是藍海一片。
根據藥明巨諾招股書數據,全球CAR-T市場由2017年的約1.3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約7.34億美元,預期于2024年將進一步增長至47億美元,于2023年增長至181億美元。中國CAR-T市場預期將于2024年增長至人民幣54億元,并于2030年增長至人民幣243億元。2024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8.7%。
資料來源:招股書
不過在CAR-T這一賽道,如果從第一梯隊往后看,的確頗為擁擠。公開數據顯示,至2019年5月30日,全球范圍內共有1011項細胞治療在研產品的研究,其中美國有439項,中國有305項,中美兩國占比達到全球細胞療法的73.59%,其中CAR-T的研發(fā)項目數高達568項。
從靶點來看,目前 Car-T 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主要集中在 CD19,CD20,CD22, BCMA等靶點。此前,在前不久,《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雜志就對全球細胞療法進行深度盤點表示,CD19位列最受歡迎的TOP10靶點之首,已連續(xù)多年蟬聯血液瘤適應癥最主要的靶點。目前全球僅獲批的諾華和吉利德兩款CAR-T療法也正是靶向CD19,在國內,靶向CD19的CAR-T還包括以下企業(yè):
資料來源:招股書
另一個熱門靶點是BCMA,目前國內布局BCMA的CAR-T藥企主要包括傳奇生物、科濟生物、恒潤達生等,其中以傳奇生物進度最為領先。6月5日,傳奇生物正式登錄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上漲60.8%,總市值飆升至近50億美元,成為國內CAR-T第一股。
從估值來看,傳奇生物IPO之前估值約20億美元,藥明巨諾目前估值5.4億美元,雖與傳奇生物存在一定差距,但作為國內第三家上市的CAR-T企業(yè),仍值得期待。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