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道稱,Bio組織正面臨著來自美國國會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美國參議院委員會上周幾乎全票通過《生物安全法案》(BIOS-CURE Act)。美國兩黨政界人士皆希望限制中國在美國的影響力,包括在生物制藥和其它行業(yè)。
在3月13日下午的一份新聞稿中,Bio表示,它將采取措施“將剔除藥明康德會員資格”,并全力支持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并且,該法案可能會禁止藥明康德和其它幾家中國醫(yī)療保健公司在美國開展業(yè)務,或與美國公司合作。
該外媒還寫道,在過去的二十年里,藥明康德從無到有,成長為世界頂尖生物制藥公司的研究平臺,藥明康德的成功與中國崛起無法分割。但隨著中美關系的緊張加劇,人們對藥明康德的未來也產生了懷疑。它已經與美國制藥商和生物技術創(chuàng)業(yè)公司交織在一起,現在被一些國會議員和擔心卷入藥明康德與中國軍方關系的地緣政治斗爭的公司視為一種風險。
通過十幾次采訪和對證券文件的審查,Endpoints News得以追蹤到美國打擊藥明康德及其附屬公司的潛在影響。如果美國國會的一項法案或潛在的美國制裁切斷藥明康德與其合作伙伴的聯系,像Amicus Therapeutics、Sound Pharmaceuticals和禮來制藥等生物制藥企業(yè)可能會面臨藥品研發(fā)進度延遲和藥品短缺等情況。
25年前,化學家李革博士創(chuàng)立藥明康德時,它還是一家只提供實驗室化學服務的小公司。如今已經發(fā)展成為全球集研究、發(fā)現、生產的一體化平臺。全球諸多年輕的生物技術初創(chuàng)公司得益于藥明康德的體系和服務而不斷成長壯大。
該報道稱,2023年藥明康德57億美元的收入有一半以上來自美國市場,藥明生物2023年預計銷售額超過26億美元。藥明康德公司目前控制著最大的合同研究市場份額,并聲稱他們與20家最大的制藥公司合作,并舉例列出藥明系合作的公司、相關產品以及企業(yè)市值,稱根據美國《生物安全法》,與藥明系研發(fā)合作的產品沒有資格獲得醫(yī)療保險。
3月8日晚間,藥明康德公告,繼前次于2024年2月5日完成人民幣10億元A股股份回購后,將再次回購10億元A股股份。
3月11日,全球最大的外資商業(yè)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en Stanley, “大摩”)發(fā)表報告,給予藥明康德A股“增持”評級,目標價151元人民幣。報告發(fā)布當日,藥明康德A股大漲超5%,H股大漲超4%。
在“美國Bio剔除藥明康德會員資格,終止合作”消息發(fā)出后,有相關知情人士指出,美國Bio組織作為一家會務、中介類的第三方平臺,服務形式或許與國內諸多會務公司類似,主要靠收取藥企或CXO的贊助費用來提供居間服務等。然而,在客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時刻,竟然以高姿態(tài)表示要剔除其會員資格,盡顯“有奶就是娘”,以及刻在骨子里的“流氓主義”。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